金界壕·古方城

2025-01-28 0        草原旅游 cyly.net

金界壕·古方城霍林郭勒市境内的金界壕和边堡属于临潢路管辖,一号古方城位于霍林河矿区内,城内布局井然,有街道、房屋建筑、帐篷台基、水井等,是古代北方游牧民较为理想的夏季牧场和屯兵场所。


通辽市霍林河矿区,地处大兴安岭南行正干主脉,它周围百里,群山起伏,岭高壑深。唯霍林河矿区地势平坦,水草丰美;泉水清澈,气候凉爽。是古代北方游牧民较为理想的夏季牧场和屯兵场所。


在霍林河草原上,从东北群山中蜿蜒而来一条边墙,横穿矿区,奔向西南,进入锡盟境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界壕",俗称"成吉思汗边墙"。由于在壕内堆土为长堤,在长堤上加筑马面,沿界壕内侧每隔一定距离兴筑有边堡,并在重要交通路口兴筑关隘,所以又通称为"界壕边堡"。


金界壕是修筑于金代的一条军事防御工事,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它不仅记录了草原上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岁月,而且它也给后人留了无尽的遐想和沉思。同时,境内还有两处与金界壕同期的用于屯兵的古方城。


1981年,考古部门在对霍林河矿区内一号古方城进行清理时,发现城内布局井然,有街道、房屋建筑、帐篷台基、水井等,出土了大批铁镞、铁蒺藜、铁刀等军用武器和线坠、瓷盆等生活用品。


横穿于内蒙古东西的金界壕共有三条,在霍林郭勒市境内的属于第二条。据《金史》记载,霍林郭勒市境内的金界壕和边堡属于临潢路管辖。在霍市境内,东从达来胡硕苏木宝日呼吉尔村向西南延伸,经珠斯花火车站、东和热木特村、查格达村至锡霍5号界桩后入锡林郭勒盟境内,境内全长约30公里。


公元1125年,女真族灭辽败宋,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金上京)建立了一个与南宋、西夏三分鼎立的金政权。这个政权建立不久,以蒙古族为首的北方游牧民族便开始骚扰和进攻金政权。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抵御其他部族的入侵,从天眷元年(1138年)之前就开始修建界壕,整个工程断断续续一直到承安三年(1198年)。这六十多年间,金朝几位统治者都把修建界壕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整年工程耗资之大,动用人力之多在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金界壕也称“旧界”、“长城”、“旧寨”、“兀术长城”、“明昌长城”,始建于金太宗天会年间,全长 5000余公里。金界壕由东向西贯穿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等盟市。在扎赉特旗绰尔河右岸分为两条,其南线又分出一条岔壕。三条界壕略呈“川”字形进入科尔沁右翼前旗境内,犹如卧龙蜿蜒在崇山峻岭、边塞重地。之后,其中一条经兴安盟西进蒙古国,两条进入通辽市的霍林郭勒市和扎鲁特旗境内,然后向西延伸。


金界壕的位置一般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虽属交通要道,却无险可守。远处的群山若隐若现,坠入云雾之中;近处倒是视野开阔,一马平川。金界壕包括壕堑、界堤、壕堡、边堡等设施。壕堑宽8~10米,深4~5米。界堤分为主堤和列堤,主堤高6~8米,宽度为8~10米。筑堤材料均就地取材,平地取自挖壕的土方夯筑,山地用石料垒砌。主堤顶部构筑有雉堞,每隔150米左右建一个马面,上有铺房供守军休息。主堤上还设有小城门,以便出入。城门外修有瓮城,外观与马面相近,增加了小城门的隐蔽性和防御能力。从壕堑底部到主堤顶部,高达10~13米,形成一道近似城墙功能的防御墙,故有“金长城”之称。为增强主堤的防御能力,在主堤与壕堑前修筑附属的副堤和副壕,副堤高约4米、宽约5米,副壕深、宽度都是4~5米。

金界壕·古方城    

据史料记载,修建界壕时,主墙筑好后,再在其南侧挖上内壕,修起副墙,在其北侧挖上外壕。这一套下来,整个壕体宽已逾50米。近千年后,有的地方,外壕尚深过7米,宽逾8米,风蚀土淤仍未有大的改变。由此可以想象,再好的马没有助跑要翻过高7—8米的主墙也是难上加难。即使能够勉强翻越主墙,副墙、内壕也会让来者人仰马翻,跌入壕中。


2001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霍林郭勒市境内的金界壕、古方城、边堡与其他地区的金界壕一起,被列为国家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金界壕也成了内蒙古自治区境内3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金界壕·古方城地址:霍林郭勒市达来胡硕苏木西和热木特村西部

金界壕·古方城门票:免

金界壕·古方城电话:

金界壕·古方城交通: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net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作品及图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