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岱召旅游区

2025-01-23 0        草原旅游 cyly.net

美岱召旅游区美岱召庙位于美岱召镇西北部的美岱召村,是集汉、蒙、藏式建筑之精华、塞北独一无二的明代建筑,始建于明朝中期嘉靖年间,是典型的城寺结合庙宇。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被明朝封为顺义王的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孙阿勒坦汗,统领蒙古十二土默特所居住的古城寺庙。因十七世纪初麦达里胡图克图活佛在此坐床传教而得名,一直延传至今,成为地名。


据史料记载,美岱召始建于明朝庆隆年间(1567年-1572年),土默特蒙古部主阿拉坦汗受封顺义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万历三年(1575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取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朝廷赐名福化城。西藏迈达里胡图克图于万历三十四年来此传教,所以又叫做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


美岱召旅游区美岱召庙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远远望去,阴山、白塔、古松、经过修缮仍显苍劲的美岱召城门,古朴典雅,虽说没有藏传佛教寺院四周的经幡飘动,但是建筑选址、格局还是透着黄教韵味。是喇嘛教传入蒙古时的一个重要弘法中心。美岱召已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一处著名旅游胜地,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


1606年此庙称灵觉寺,清乾隆帝曾赐名寿灵寺。美岱召的得名是因为麦达力活佛在此坐床的缘故。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西藏僧界特派麦达力活佛来蒙古掌教,因麦达力活佛曾在灵觉寺坐床并为弥勒佛像主持开光仪式,人们便俗称灵觉寺为麦达力召即美岱召(美岱为蒙古语弥勒佛之意)。


美岱召旅游区美岱召在建筑上更有独特的风格,是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而建,是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寺内有大量的壁画,如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历史壁画及描绘蒙古贵族拜佛的场面的壁画都完好无损。这些壁画精美,原汁原味,保存完好,被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誉为“壁画博物馆”,对研究明代美术史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筑史、美术史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美岱召旅游区美岱召是一处罕见的集寺庙、王府与城池为一体的建筑,古城总体平面布局为不规则的正方形,四周筑有高厚的城墙。墙体用黄土夯筑,内外表层砌以石块,高5米,底宽4米,顶宽2米,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85米,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寺周围有土筑石包镶的城墙,敦厚结实,可以抵御军队的炮弹和骑兵的突袭。四角建有角楼,南墙中部开设唯一的城门,并建有城楼,城门上嵌有明代扩建寺庙时刻的石匾额,上题“泰和门”。


美岱召内殿宇楼阁,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经堂”和“佛堂”组成的“大雄宝殿”是该寺最为宏伟的建筑。纵深43.7米,横宽23.2米,佛堂内20多米高的金柱一贯到顶,柱上用沥粉贴金绘制的五爪盘龙栩栩如生。殿内壁画场面宏大纷繁,造型生动,工艺精美,具有浓厚的蒙古族艺术风格。大雄宝殿之东有太后庙,世传为供奉三娘子骨灰的灵堂。大雄宝殿之西为乃琼庙。方城内北部还有十八罗汉庙、观音殿、琉璃殿、八角庙、万佛殿及达赖庙等建筑。

美岱召旅游区美岱召四角筑有外伸约11米的墩台,上有角楼。进入泰和门,迎面就是“大雄宝殿”,门匾额题有“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之句,落款为“大明金国”。宝殿内释迦牟尼历史壁画及描绘蒙古贵族拜佛场面的壁画都完好无损,色彩斑斓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南墙正中开设城门,并建有城楼,城门上嵌有明代扩建寺庙时刻的石匾额,上题“泰和门”。城内有顺义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楼院,还有供奉传为储藏三娘子骨灰的太后殿,骨灰储藏在殿内的檀香木塔中。殿内有明代绘制的壁画,画面上蒙古服饰的人物像中,有传为阿勒坦汗及夫人三娘子的画像,为内蒙古召庙壁画中独有的一处。
美岱召庙


“玻璃殿”为三层楼房,是阿拉坦汗和三娘子接受朝拜的地方。在东北方,有座重歇山顶式建筑,这就是“太后庙”,亦称“三娘子庙”。


美岱召位于包头市以东80公里处,在京藏高速G6公路的北侧。


美岱召景区地址:包头市土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
美岱召景区电话:0472-8850012,13474979658(段小刚)
美岱召景区门票:30元 
美岱召开放时间:早上8:00-下午6:00(节假日不休) 
美岱召开放交通: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net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作品及图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To Top